【资料图】
一、医疗机器人(零部件/整机制造/医疗机构&用户终端)
1、东星医疗:手术机器人是公司未来科技战略规划创新产品之一
6月7日,东星医疗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从事吻合器、穿刺器等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专科手术导航系统(手术机器人)是公司未来科技战略规划的创新产品之一,目前尚未有相关产品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2、ROBO医疗:首款“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进入临床尾声
近期,深圳市罗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ROBO医疗”)已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泰琨基金领投。所募集资金将用于“ROBO医疗”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产品的临床试验以及新产品的研发。截至目前,ROBO医疗自研的消化内镜手术辅助机器人系统已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等多家中心开展临床试验,手术超百例,临床试验入组已进入尾声。
3、医用微纳机器人开发有新突破
近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医科大学科研人员联手合作开发的一款仿水熊虫医用微纳机器人,初步实现了在静脉血高速流环境中可控运动,并能在静脉血流中驻停时间达36小时以上。相关研究结果日前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上。同时,国际著名《自然》杂志以《仿水熊虫爪形结构为游动微纳机器人提供抓地力》为研究亮点,进行了报道和点评。专家认为,此项成果今后如能完成临床转化,可望显著提高药物靶向递送效率,为降伏胰腺癌、胰腺炎及其他各种肿瘤疾病带来光明前景。
二、政策梳理
1、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2023年4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编制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发展机器人“1+4”产品体系,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增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等产业基础能力,料将推动机器人硬件升级;全面实施“机器人+”应用示范,持续推进机器人多场景规模化加速落地。机器人发展“硬件先行”,关注有望充分受益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趋势的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等细分领域。
万东医疗(600055)06月0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1、新石器时代彩陶花叶纹扁腹钵是1976年出土的一件文物。2、现收藏于南
13年来,长嘉汇不断进化焕新,完善区域配套、助力城市发展,从一纸
再说了,这10几年来,都变换了那么多办公场所,足协出事的官员不照样接
X 关闭
医疗机器人周动态-环球今热点
新石器时代文化_关于新石器时代文化简介 当前观点
环球今头条!"市市通高铁"时代将至 "轨道上的湖北"风驰电掣向未来
每日观察!绝地求生:信号枪来袭,空投武器不再是稀有品,这把枪或将被移除
X 关闭
上海嘉定体育馆隔离救治点首批新冠病毒感染者顺利“出院”
千里支援显真情 安徽六安捐赠的100余吨新鲜蔬菜抵沪
缉毒英雄蔡晓东烈士安葬仪式在云南西双版纳举行
多方合作推动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海口新增1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